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內湖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法華經中見人間佛教菩薩行

地方采風

字級

內湖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法華經中見人間佛教菩薩行

【人間社 廖麗珠、陳慈玉 台北報導】 2024-12-30
佛光山內湖禪淨中心於12月29日舉辦專題講座,禮請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以「《法華經》人間佛教菩薩行」為題,為參加2024年歲末聯誼暨慶祝佛光童軍團(北市84團)設立24年周年團慶及附近居民,逾250位信眾宣講。法師勉眾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如佛知見,人成即佛成。人間佛教,擁抱生命,解決生死,落實生活。」

蒞臨貴賓有立委李彥秀、台北市內湖區湖興里里長蔡穎峰,內湖區婦女會榮譽理事長邱瑞蓮,國際佛光會北市北二區督導長羅萬台及北四區督導長楊均香等,同霑法益。

滿謙法師開示,佛陀在人間出生、修行、成道、說法、度化圓滿、入涅槃。佛陀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人間,故稱為人間佛陀,說的法便是「人間佛教」。佛陀於說法時告訴眾生,聽聞《法華經》未來都能成佛。娑婆淨土不二,淨土即此方,此方即淨土。

法師接著說明《妙法蓮華經》簡稱《法華經》,從經文中可以看到人間佛教的菩薩行,具有人間性、平等性、喜樂性、利他性、實踐性及生活性等6個特質。《法華經》要人人相信自己是佛,承擔自己是佛,自能開發佛的光明清淨本性。

滿謙法師說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「人間佛教」下了簡單的證解:「佛說的,人要的,淨化的,善美的。」強調星雲大師在為大眾皈依時,都會教大家說「我是佛」;凡夫與生俱來都有和佛一樣的特質、潛能。說明「佛是已經開悟的凡夫,凡夫是未開悟的佛」。並在修行中,要安住在歡喜、處處給人希望、日行三好,奉行四給的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四安樂行中。

法師進一步闡釋《妙法蓮華經》,妙在如何入塵而出塵,妙在人人可成佛的「法」上,會三乘一,惟一佛乘,即因即果,生佛平等。「十法界」指的是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及如是本末究竟等;一念心具十法界,一念瞋心起,八萬障門開,一聲南無佛,皆共成佛道,所以,應慎於每一念,將自己安住慈悲般若中。

《法華經》有七個譬喻:〈火宅喻〉、〈窮子喻〉、〈藥草喻〉、〈化城喻〉、〈衣珠喻〉、〈髻珠喻〉、〈醫子喻〉,種種譬喻都有啟發性,由於眾生根器不同,故佛陀善用譬喻廣度眾生。而所謂妙法,絕除對待,對立之妙,超越種族、宗教、善惡、大小、貧富、美醜等對立衝突,回歸心靈寂靜安祥本來面目。因此,星雲大師主張:「你大我小,你對我錯,你有我無,你樂我苦,你重要,他重要,我不重要,你好,他好,大家都好」,這就是最好的詮釋。
12345678910第1 / 366頁
追蹤我們